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Study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in the Beibu Gulf Coast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pring in Guangxi,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2]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深圳市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深圳518060
基 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GXNSFAA380124;2015GXNSFBA139200)
年 份:2017
卷 号:36
期 号:6
起止页码:65-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PROQEUST、PROQUE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2014年3月1-4日在广西沿岸44个站位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现场凋查,对春季广西北部湾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以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6属120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36属98种(包含变种、变型),占所有物种数的81.67%;甲藻11属13种,占所有物种数的10.83%。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0.52×104~54.47×104 cell/L,平均密度为9.78×104cell/L,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珍珠湾西侧和钦州港附近海域。硅藻平均细胞数量为6.53×104/L,甲藻平均细胞数量为0.41×104/L。主要优势种为薄壁几内亚藻、(Guinardia cylindrus)、脆根管藻(Rhizosolenia fragillissima)、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 akashiwo)、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斯托根管藻(Rhizosolenia stolterfothii)。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春季广西北部湾浮游植物H'值和J值均较低,浮游植物群集稳定性较差;温度、pH值、DIP和COD是影响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成果可为深入了解环境变化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
关 键 词:广西北部湾沿岸 浮游植物 物种组成 细胞丰度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