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预曝气及提取方法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pre-aera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s 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xtrac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浙江宁波315211
基 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4D010001);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A610298)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150-1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_E2017_2018、EI、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获得更高的胞外聚合物质(EPS)得率及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较了活性污泥预曝气时间及2种提取方法(超声法和甲醛+Na OH法)对提取EPS的影响,分析了EPS的荧光组分以及与污染物去除有关的基团差异.结果表明,污泥经过4h预曝气,EPS得率最高;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是超声法的1.5~1.7倍;其中蛋白质、多糖、DNA含量分别是后者的1.4~1.7、0.8~2和2.3~2.7倍.甲醛+Na OH提取法获得的EPS对高岭土的絮凝率和对Cr^(3+)的去除率分别高出超声法16%和33%,絮凝率和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5%和63%.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中芳香蛋白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分别是超声法的1.4~1.9倍和1.8~2.4倍;胡敏酸类物质仅大量存在于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中,且腐殖质与Cr^(3+)去除率呈显著相关(P<0.01,R^2=0.92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甲醛+Na OH法提取的EPS中有区别于超声法的特殊基团,其中-OH、-COOH、-NH2等基团与Cr^(3+)发生了配位络合作用.
关 键 词:活性污泥 预曝气 EPS提取方法 EPS组分 污染物去除
分 类 号:X70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