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页岩高压等温吸附曲线及气井生产动态特征实验  ( EI收录)  

Shale high pressure isothermal adsorption curve and the production dynamic experiments of gas wel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端祥刚[1] 胡志明[1] 高树生[1] 沈瑞[1] 刘华勋[1] 常进[1] 王霖[1,2]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廊坊065007 [2]中国科学院大学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7

出  处:《石油勘探与开发》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37-001);国家"十三五"示范工程(2016ZX05062-002-001)

年  份:2018

卷  号:45

期  号:1

起止页码:119-1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取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样品,采用高压等温吸附仪开展高压等温吸附曲线测试,运用自主研发页岩气流固耦合实验系统开展了单岩心对比和多岩心串联气井衰竭开发物理模拟实验;在总结吸附、解吸规律基础上,建立了高压等温吸附模型,修正了含气量计算方法,明确吸附气动用规律。研究表明,页岩高压条件下的等温吸附规律与常规低压下吸附规律不同,高压等温吸附曲线随压力变化存在最大过剩吸附量,对应压力为临界解吸压力。高压等温吸附曲线可用于评价页岩吸附气量及吸附气动用程度;高压等温吸附模型能够拟合和表征页岩高压等温吸附规律;修正后的含气量计算方法,可以更客观评估含气量与吸附气比例,是储量评估和产量递减分析的理论基础;吸附气动用程度与压力密切相关,储集层压力低于临界解吸压力,吸附气才能有效动用;气井生产过程中,近井地带压力下降幅度大,吸附气动用程度高,远离井筒,吸附气动用程度低或不动用。

关 键 词:页岩 高压等温吸附  过剩吸附量  临界解吸压力  页岩气 吸附曲线  

分 类 号:TE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