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近海养殖环境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in coastal mariculture environments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永雨[1,2] 张继红[3] 梁彦韬[1] 李鸿妹[1] 李刚[1,2] 陈晓[4] 赵鹏[5] 蒋增杰[3] 邹定辉[6] 刘晓勇[7] 刘纪化[2,4]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青岛266101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微生物海洋学联合实验室,青岛266237 [3]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4]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青岛266273 [5]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6]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州510006 [7]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威海26430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140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QNLM2016ORP0311);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5GSF115036)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47

期  号:12

起止页码:1414-14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海水养殖规模最大的国家,通过开展近海养殖增加海洋碳汇(亦称蓝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发展的一条新的科学途径.蓝碳是"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提高贝藻等的养殖产量,增加可移出的碳汇,是近海蓝碳开发的一部分.而微型生物蓝碳、溶解有机碳(主要指惰性溶解有机碳)、颗粒碳的沉积等都是养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往被遗漏的碳汇部分.从不同角度全面揭示近海养殖环境的碳汇形成过程与机制,科学评估近海养殖碳汇功能,不仅可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并可能在未来碳市场中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关 键 词:贝藻养殖  海洋碳汇  微型生物 惰性溶解有机碳  碳沉积  

分 类 号:X71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