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皮部埋针治疗肥胖型糖耐量低减的临床观察    

Skin needle embedding for obese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梁静华[1] 冯臻谛[2] 冯胜奎[1] 鲍树德[1] 王可佳[1]

机构地区:[1]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中医科,北京100033 [2]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  处:《中国针灸》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473202

年  份:2018

卷  号:38

期  号:1

起止页码:12-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皮部埋针疗法与西药对比治疗肥胖型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肥胖型IG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埋针组和西药组,每组150例。两组均给予临床标准化诊疗方案进行降压、降脂、减肥、运动治疗,并行科学膳食管理。西药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0.25 g,每日3次。埋针组行皮部埋针治疗,主穴选取双侧胃脘下俞、肝俞、脾俞、天枢、足三里,并随证加减,36~48 h后揭去揿针。每周一、四各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均干预两年。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低血糖发生率、肥胖指标[腰围、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及中医症候积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2型糖尿病发病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 h PG、Hb 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且埋针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均P<0.05)。埋针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病率为0.7%(1/150),西药组为1.3%(2/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围及BMI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埋针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TC、TG、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UA、ALT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埋针组中医症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针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P<0.01)。埋针组总有效率为98.0%(147/150),西药组为92.7%(13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针组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2.0%(3/150),西

关 键 词:肥胖型 糖耐量低减 埋针 皮部

分 类 号:R24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