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科)谱系地理学分析    

Phylo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Episyrphus balteatus( Diptera: Syrphidae ) in Yanshan-Taihang Mountains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茜茜[1] 潘昭[1] 任国栋[1,2]

机构地区:[1]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动物系统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2 [2]河北大学博物馆,河北保定071002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研究工作专项(2012FY111100)、河北省重点实验室运行项目(14967611D)、河北大学中西部提升综合实力专项基金和河北省森林有害生物调查项目资助.

年  份:2018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157-1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JST、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其谱系地理格局,对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地样本的线粒体DNA-COI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成功得到36条黑带食蚜蝇COI基因序列,其片段长度为658 bp,平均A+T含量(69.9%)明显高于C+G含量(30.1%),没有插入和缺失现象。对这些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雾灵山种群具有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黑带食蚜蝇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各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639),不符合地理隔离模型的推断。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河北承德雾灵山种群中的单倍型Hap3独立为一支;对各种群的分歧时间进行估计,发现其分歧时间大约在0.02~0.94 Ma,处于更新世,部分种群间未发生分化。据此推测,燕山-太行山区黑带食蚜蝇的分化可能是由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导致的,且雾灵山应为该地区黑带食蚜蝇在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重要避难所之一。

关 键 词:黑带食蚜蝇 燕山-太行山  COI 遗传分化  分歧时间 避难所

分 类 号:Q96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