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及BP180NC16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在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中的意义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on salt-split skin and bullous pemphigoid 180 NC16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bullous pemphigoi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锁[1] 李志量[1] 荆可[1] 向睿宇[1] 张寒梅[1] 冯素英[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皮肤科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2

出  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0153);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CIFMS-2017-I2M-1-017);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青年基金(333201610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6ZX320014)

年  份:2018

卷  号:51

期  号:1

起止页码:10-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探讨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及大疱性类天疱疮(BP)180 NC16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在BP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用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IF-SSS)和BP180 NC16a-ELISA检测BP患者174例和对照组129例血清。其中25例BP患者用直接免疫荧光(DIF)进行检测并与IIF-SSS和BP180 NC16a-ELISA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 IIF-SSS、BP180 NC16a-ELISA的敏感性分别为93.67%、96.55%;特异性分别为100%、96.12%。IIF-SSS与BP180 NC16a-ELISA相关系数0.147,为弱相关。其中25例BP患者血清学诊断方法(IIF-SSS,BP180 NC16a-ELISA)和DIF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血清学诊断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类天疱疮 大疱性 诊断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皮肤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分 类 号:R758.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