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标准微相类型在碳酸盐岩微相及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以塔西南玉北地区奥陶系为例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Microfacies Types to the Study of Carbonate Microfacie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A case study from the Ordovician in the Yubei area,southwestern Tarim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臣军[1,2] 刘格云[3] 刘红光[1,2] 蒋海军[4] 郭荣涛[1,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3]河北地质大学学术传播中心,石家庄050031 [4]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乌鲁木齐830011

出  处:《沉积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17);中石化科技部项目(P13040;P14128);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175-1-1)~~

年  份:2017

卷  号:35

期  号:6

起止页码:1166-117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标准微相类型是一种虚拟分类,是对具有相同标志的微相的概括。按照从盆地到地表暴露区的顺序,Flügel将镶边台地不同相带的碳酸盐岩分为26种标准微相类型,即SMF 1~SMF 26,并建立了标准微相类型图版及其分布相带的台地模式。以此为依据,对塔西南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标准微相类型进行了研究。共识别出九种标准微相类型,不同层段均以特定的微相类型组合为特征:蓬莱坝组—鹰山组下段(O1p-O1-2y下)为SMF 15-C、SMF 16-非纹层和SMF 17;鹰山组上段—一间房组(O1-2y上-O2yj)为SMF 16-非纹层、SMF 17和SMF 23;恰尔巴克组(O3q)为SMF 6和SMF12-海百合,以及SMF 1-掘穴;良里塔格组(O3l)为SMF 9和SMF11,以及SMF 15-C、SMF 16-非纹层和SMF 17。同时,分析了不同微相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从而通过测井连井剖面对比来揭示不同微相类型组合的空间分布。根据标准微相类型组合及其空间分布,对不同层段的原始沉积环境进行了恢复。研究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先后经历了开阔台地(O1p-O1-2y下)、局限台地(O1-2y上-O2yj)、斜坡—陆棚(O3q)及台缘—开阔台地(O3l)四种沉积环境的演化。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标准微相类型  测井特征 沉积演化  奥陶系 玉北地区  

分 类 号:P618.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