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白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随海拔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enzyme activiti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along different altitudes of Changbai Mount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谷晓楠[1] 贺红士[1,2] 陶岩[1] 靳英华[1] 张心昱[3] 徐志伟[1] 王钰婷[1] 宋祥霞[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2]美国密苏里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哥伦比亚mo65211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78);吉林省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30028687)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24

起止页码:8374-83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长白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山地生态系统,是研究生态系统重建和演替过程的天然实验室。以长白山西坡垂直带中的亚高山针叶林带、亚高山岳桦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苔原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LFA)和微孔板法分别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探讨(1)长白山西坡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沿海拔的分布特征;(2)垂直带植被因子、土壤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均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再减少,有机碳和全氮最高值出现在岳桦林带;随海拔升高,土壤微生物总PLFA和各类群微生物PLFA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表现为亚高山岳桦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苔原带;在对土壤微生物总PLFA的贡献率上,表现为细菌>真菌>放线菌,G^->G^+;微生物PLFA相关性方面,细菌、放线菌、G^+、G^-之间的关联性较大,真菌与这四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小;土壤全氮含量与各微生物类群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而C/N则与各微生物类群均表现为负相关,二者是调控土壤微生物沿海拔变化的主要因子;土壤水解酶βG和AP活性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增加,其中AP活性对高山苔原带生态系统表现出很好的响应;土壤含水量、C/N和土壤温度是调控土壤酶活性垂直变化的主要因子;高山苔原带草甸化过程对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水解酶AP活性产生重要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和其他酶活性影响不大。长白山垂直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除了受到土壤环境因子和水热条件的影响,还与植被群落组成及凋落物性质具有紧密联系。

关 键 词:长白山  垂直带 土壤微生物 PLFA 酶活性 土壤因子

分 类 号:S15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