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西南山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Building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southwestern mountainous areas based on ecological importance and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 case study of Dali Bai Autonomous Prefecture,Yun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悦悦[1] 胡熠娜[1] 杨旸[2] 彭建[1,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2]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518055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95)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24

起止页码:8241-82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快速城市扩张背景下缓解生态保护和土地开发矛盾、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源地和阻力面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当前阻力面构建多关注生态要素而忽视与区域典型生态问题相对应的生态过程表征。以西南山地地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为研究区,选取生物资源保护、水资源安全和营养物质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重要性从而识别源地,基于地质灾害、土壤侵蚀、石漠化等生态敏感性构建生态阻力面,并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组团廊道和景观廊道,从而构建山地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大理州生态安全源地总面积14416.64 k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50.93%;关键生态廊道分为组团廊道和景观廊道两类,分别长404.7 km和208.4 km,以"一轴三带"形式呈树状辐射分布。生态安全格局中的生态源地和廊道应成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中的禁止开发区。生态重要性源地识别和生态敏感性阻力面分析方法可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对于大理州山地城镇建设的用地选择和空间扩张提供定量指引。

关 键 词: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重要性  生态敏感性 关键生态廊道  源地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大理州  

分 类 号:F301] X2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