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互联网对中国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与效应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旭亮[1,2] 史晋川[1] 李仙德[3] 张海霞[4]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08 [2]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浙商发展研究院/经贸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23 [3]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上海200234 [4]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中国浙江杭州310018

出  处:《经济地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L077;13BRK01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7D010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61738)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12

起止页码:129-1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创新发展是国家及区域间竞争的主要决定因素,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属性视角出发,分析其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结合2005—2015年互联网及创新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中国省域互联网发展的时空关联及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结果表明:(1)互联网可推动形成跨区域产业网络高效分工下的多重正反馈循环机制,属于新经济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实现的新路径;(2)中国省域互联网的发展已形成明显的"沿海—内陆"空间分异格局,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非收敛性特征和多重轴—辐结构,区域间"数字鸿沟"现象更为明显;(3)在同时考虑地理近邻、地理距离和经济空间三类空间权重下,互联网变量和其空间滞后项均对创新产出有正向影响,相较地理维度的权重,经济维度权重的互联网作用系数值相对更高。经过测算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后,发现互联网的区域反馈效应相对较低,即说明互联网对区域创新有较明显的推动效用。

关 键 词:创新发展  互联网 区域创新  时空演化  空间杜宾模型  

分 类 号:F29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