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3-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与病原学分析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iological analysis of influenza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rom 2013 to 2015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慧馨[1,2] 跃华[3] 张宇耕[3] 雷霞[3] 郭卫东[3]

WANG Hui-xin;YUE Hua;ZHANG Yu-geng;LEI Xia;GUO Wei-dong(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59, China)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2]巴彦淖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3]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出  处:《中国病毒病杂志》

基  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S08136)

年  份:2017

卷  号:7

期  号:6

起止页码:431-43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IC、RCCSE、SCOPU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2013-2015年度内蒙古地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内蒙古地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接种马丁达比犬肾细胞(Madin-daiby canine kidney cells,MDCK)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后的毒株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hemagglutination test,HA)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oin test,HI)进行型别鉴定。结果2013-2015年,内蒙古地区流感病例占同期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比例(ILI%)为1.76%~2.93%,平均为2.33%。对ILI病例采集鼻咽拭子标本23 721份,阳性标本数2 277份,阳性率9.60%。ILI病例数和ILI%均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有明显的冬春季高峰。0~岁组和5~岁组ILI构成比高于其他各年龄组。2013-2015年度各型别流感病毒均有检出,季节性H1只在2013年以较低构成比出现,之后再无检出;新甲型H1构成比逐年下降,季节性H3构成比逐年上升,取代新甲型H1成为新的优势株;乙型流感病毒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与季节性H3形成混合流行态势。结论 2013-2015年内蒙古地区ILI发病高峰为每年的冬春季,ILI监测结果和病原学监测结果特征基本一致,加强监测对于辖区内流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内蒙古  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分 类 号:R181.3] R511.7[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