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桩及桩板墙加固路基边坡的对比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COMPARATIVE MODEL TEST ON SUBGRADE SLOPE REINFORCED WITH PILE AND SHEET-PILE WAL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蒲建军[1,2,3] 梁庆国[1,2,3] 刘璐[1,2,3] 刘贵应[4]

机构地区:[1]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兰州730070 [2]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70 [3]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4]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0023

出  处:《工程地质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62013;41262010);兰州交通大学"百名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139)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25

期  号:6

起止页码:1583-159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设计了尺寸相似比为1︰25的室内试验模型,对两组不同支护方式下预设滑面的边坡模型进行逐级水平推移式加载,对比分析了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抗滑桩及桩板式挡墙(后置式挡土板)两种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考虑深层滑坡)。研究发现:边坡-支护结构系统的破坏明显分为3个阶段,即滑体土压密阶段、支护结构主要变形阶段及支护结构失效阶段;距桩顶14cm的同一水平位置桩后土压力传递效率较低,与距加载板位置远近成反比,呈指数变化规律;抗滑桩仍是两种支护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挡土板延长了模型破坏的主要变形阶段,加固效果显著;桩板支护结构较抗滑桩支护多承受一级荷载(0.5k N),承载力提高了14.29%;挡土板优化了桩后土压力的分布形式,使作用在整个桩背侧土压力合力的作用点更靠近锚固端,有利于抵抗桩身的挠曲变形。本研究可为这两种边坡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抗滑桩 桩板墙 桩后土压力  挠曲变形

分 类 号:U23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