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稻田土壤肥力评价方法及指标研究进展    

A review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indexes of soil fertility in paddy fiel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晶[1,2] 蒋先军[3] 曾跃辉[4] 陈金[5] 柴如山[6] 柳开楼[1,7] 张会民[1,2]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 [2]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湖南祁阳426182 [3]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 [4]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 [5]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200 [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7]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330046

出  处:《中国土壤与肥料》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6YFD0300901);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100501);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6064)

年  份:2017

期  号:6

起止页码: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水稻土作为典型的水耕人为土,其土壤肥力是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肥力评价是稻田培肥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稻田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通过分析不同土壤肥力评价方法特点,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对我国水稻土肥力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同时,如何将作物产量纳入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对稻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时,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团聚体和黏粒含量可作为土壤物理肥力指标的主要因子;土壤化学肥力指标随着施肥、耕作模式和稻作区域的差异应各有侧重;众多的土壤生物学指标中,微生物量碳氮、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需重点关注。下一步应制定一套针对不同稻作区典型施肥和耕作模式下比较完整和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客观又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为以水稻高产优质为目标的土壤培肥技术提供参考。

关 键 词:水稻土 土壤肥力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

分 类 号:S15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