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公路桥梁检测及评价技术综述  ( EI收录)  

Review of Highway Bridge Inspection and Condition Assess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贺拴海[1] 赵祥模[2] 马建[3] 赵煜[1] 宋焕生[2] 宋宏勋[3] 程磊[4] 袁卓娅[5] 黄福伟[6] 张健[7] 田斌[2] 王路阳[2] 戚秀真[2]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2]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3]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4]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5]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区域总部,陕西西安710065 [6]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 [7]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出  处:《中国公路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017;51678061);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231822329;200431881213;200431881222;200531881215;200631822327)

年  份:2017

卷  号:30

期  号:11

起止页码:63-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推动中国公路桥梁检测和评价技术的进步,对桥梁结构检测、评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以及几何与力学特性的检测原理、内容和方法,对PC桥梁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在役RC桥梁、PC桥梁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在桥梁检测技术方面,智能化无损检测是桥梁检测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以图像识别技术、声波CT技术等为代表的智能检测技术在桥梁外观损伤、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以预应力定位、锈蚀、压浆密实度和钢束张力为特征的预应力综合检测技术,可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承载力评价提供重要手段;在混凝土桥梁评价技术方面,以裂缝特征、有效预应力状况为特征的混凝土桥梁损伤评价方法;为大量在役损伤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性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在钢桥疲劳寿命评价方面,基于疲劳构造细节S-N曲线的名义应力法仍是钢桥疲劳评价的主要方法,但基于现代裂纹检测手段的断裂力学方法已成为今后钢桥疲劳寿命评价的热点。

关 键 词:桥梁工程 公路桥梁 综述  检测技术  评价方法  

分 类 号:U4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