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投入视角的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解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 DECOMPOSITION ON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S IN HE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志高[1] 袁征[2] 李贝歌[1] 张宏亮[1] 张玉[1] 郑美洁[1]

机构地区:[1]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2]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出  处:《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基  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于双赢视角的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长效机制研究"(17A790002);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南水北调河南段沉积物重金属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估体系构建"(152102310088)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52-16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对河南省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可为实现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农业生产中翻耕、灌溉、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用柴油等6个方面碳源,采用碳转化系数法、标准差、变异系数与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 (ESDA)对河南省1993~2015年的农业碳排放及其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运用LMDI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河南省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速分别为4.32%和3.72%。河南省农业碳排放量空间分布呈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年份高碳排放区集中于豫东南地区;碳排放强度多为Ⅱ级和Ⅲ级水平,空间分布更为均衡。23年来,河南省各地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整体上均呈扩大趋势,农业碳排放量的集聚趋势更为明显,高碳排放区域有向豫东南和豫北地区进一步集聚的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趋向于均衡化发展。生产效率、劳动力和结构因素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而农业经济发展因素对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结论]未来河南省还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实现农业碳减排。

关 键 词:农业碳排放 时空演化  LMDI 影响因素 河南省  

分 类 号:F327] X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