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还林还草土壤保持效应评估    

Evaluation on soil conservation effect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and grassland in forest-steppe zone of loess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薛亚永[1,2] 王晓峰[1,3]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国家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3]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721016

出  处:《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基  金:国防科工委重大专项(30-Y30B13-9003-14/1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M5211);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14JS010)

年  份:2017

卷  号:35

期  号:5

起止页码:122-1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黄土高原地处生态过渡带和环境脆弱区,区内大范围的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为研究对象,应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根据2000、2005、2010年气象数据及土地利用等数据,从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评估了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应。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林地和草地面积明显增加,分别增加2 219.41 km^2、2 205.27 km^2,研究区植被覆盖度逐渐改善。(2)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增加2.41亿t,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由3 033.15 t·km^(-2)·a^(-1)增加至5 114.86 t·km^(-2)·a^(-1),土壤保持效应显著提升。(3)研究区土壤保持效应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关系,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草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土壤保持效应,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分别为5 405.57、3 598.41、3 078.81 t·km^(-2)·a^(-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区域的土壤保持效应,但是,区内东北部由于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植被破坏、地表塌陷以及土壤侵蚀问题亟待解决。

关 键 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土壤保持效应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黄土高原

分 类 号:S15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