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作用分析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姜玉红[1] 钱叶红[1] 赵燕[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211800

出  处:《蚌埠医学院学报》

基  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15NJMUZD077)

年  份:2017

卷  号:42

期  号:10

起止页码:1404-14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病人焦虑、抑郁和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冠心病病人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病人手术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术后治疗依从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组病人术前1 d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1 d(P<0.01),随时间延长SAS和SDS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P<0.01)。PCI术后,观察组病人的服药依从率、健康行为依从率、定期复查依从率、运动治疗依从率及饮食治疗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1%,亦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除情绪控制外,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总分和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沟通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人的冠心病认知水平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因子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沟通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而与因子情绪控制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其冠心病认知水平,加强自我效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 键 词:认知行为干预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焦虑  抑郁  治疗依从性 自我效能

分 类 号:R47[护理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