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骨水泥分布对椎体成形手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bone cement on the efficacy of vertebroplas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骨科,常州2132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常州213003
基 金: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项目、常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2016CZBJ029)
年 份:2017
卷 号:37
期 号:22
起止页码:1400-140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探讨骨水泥分布对椎体成形手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32例(132个椎体)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骨折并行椎体成形手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57例,女75例,年龄65~86岁,平均(71.6±2.2)岁.依术后胸腰椎正位X线片所示的骨水泥分布情况分为3组:骨水泥偏于椎体一侧组(偏一侧组,35例),骨水泥超过椎体中线但未完全充满对侧椎体(近中线组,46例),骨水泥充满双侧椎体(双侧组,51例).偏一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70.3±5.3)岁;近中线组男20例,女26例,年龄(72.1±3.2)岁;双侧组男22例,女29例,年龄(71.2±4.6)岁.术中采取局部麻醉,使患者俯卧于手术床上,利用手术床头尾同时上升稍许及手法按压病椎复位压缩骨折.单侧或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中注入骨水泥.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疼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并对各组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VAS行方差分析,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132例均取得随访,时间1个月~1年,平均(11±0.3)个月.偏一侧组、近中线组及双侧组间术后即时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472,P=0.000);偏一侧组术后VAS评分较双侧组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33,P=0.000),近中线组较偏一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6,P=0.000),近中线组与双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1,P=0.563).3组间术后3个月、6个月、1年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术后3个月=0.892,P术后3个月=0.413;F术后6个月=0.342,P术后6个月=0.713;F术后1年=0.834,P术后1年=0.441).偏一侧组有3例因未填充骨水泥侧疼痛未缓解,经再次对侧穿刺注入骨水泥后好转.偏一侧组出现骨水泥渗漏11例,近中线组骨水泥渗漏13例,双侧组骨水泥渗漏3例.结论 骨水泥的分布是影响椎体成形手术后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 键 词:脊柱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