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碳酸盐岩储集层气水两相渗流实验与气井流入动态曲线——以高石梯——磨溪区块龙王庙组和灯影组为例  ( EI收录)  

Experiment on gas-water two-phase seepage and inflow performance curves of gas wells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Longwangmiao Formation and Dengying Formation in Gaoshiti-Moxi block, Sichuan Basin, SW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程辉[1,2] 李熙喆[1] 高树生[1] 刘华勋[1] 尤世强[3] 方飞飞[1,2] 沈伟军[4]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廊坊065007 [2]中国科学院大学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7 [3]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29 [4]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出  处:《石油勘探与开发》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4-005);中国石油重大勘探专项(2012ZD01-03-0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RIPED-LFFY-2017-JS-118)

年  份:2017

卷  号:44

期  号:6

起止页码:930-9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0、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I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取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基质孔隙型、裂缝型、溶蚀孔洞型3类储集层全直径岩心,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测试,分析气水相渗曲线特征及气井流入动态。将实验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形成了3类储集层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标准图版;针对裂缝型储集层的渗流特点,提出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并对相应图版进行校正;运用标准图版计算研究区不同类型储集层气水两相流入动态曲线(IPR),并通过实际井的动态进行验证。研究区储集层相对渗透率曲线等渗点含水饱和度高达70%以上,具有强亲水特征,气水共渗区间、气驱水效率以溶蚀孔洞型最大,基质孔隙型次之,裂缝型最小;岩心渗透率的恢复程度以裂缝型最大,溶蚀孔洞型次之,基质孔隙型最小。校正后的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气、水相渗曲线能更好反映实际气藏的气水两相渗流规律,标准图版可用于各类气藏工程计算;计算的IPR曲线,其特征与实际生产井动态相符,可用于实际气井配产与生产动态分析。

关 键 词:碳酸盐岩储集层 气水同产  气水相渗曲线  IPR曲线 天然气井  

分 类 号:TE3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