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损害赔偿请求权研究    

Study on the right of claim for damages in consumption civil public litig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杜乐其[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法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出  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B820020)"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FX008)"法治中国"视野下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

年  份:2017

卷  号:35

期  号:6

起止页码:168-1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享有的请求权类型限定为停止侵害等"不作为之诉"的解释立场,值得商榷。通过梳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可以发现,私益诉讼理论浸润、制度功能认知偏差和诉讼程序障碍,乃是最高人民法院拒绝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基本缘由。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功能应定位为"威慑——补偿"二元结构。在"威慑"与"补偿"功能实现路径中,单维度的"不作为之诉"难以胜任,而损害赔偿请求权则能很好地担当这一角色。在"最优威慑"情形下,均以威慑为导向的损害赔偿与行政罚款之间可以替代适用;在"威慑不足"情形下,二者的"合作规制"则是切合实际的选择。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损害赔偿请求诉讼程序障碍上的担忧,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可以消除。

关 键 词: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损害赔偿 威慑 补偿  

分 类 号:D923.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