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亚低温处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兴昌[1] 赵国文[1] 崔拥国[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5医院神经外科,河北邯郸056001

出  处:《医学临床研究》

年  份:2017

卷  号:34

期  号:11

起止页码:2222-22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处理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4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亚低温组、常规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手术治疗+基础治疗,亚低温组患者维持直肠温度33~35℃,正常组直肠温度维持在36.5~37.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2h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肛二聚体(D-D)、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2h后血PT、APTT、TT、D-D、FI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h后,亚低温组PT、APTT、TT、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2h后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2h后,亚低温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53,P=0.031〈0.05)。【结论]sTBI患者采用亚低温处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高凝状态和炎症反应,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关 键 词:低温  人工  颅脑损伤/治疗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分 类 号:R651.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