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陆相盆地源—汇系统要素耦合研究进展  ( EI收录)  

Advances of the Source-to-Sink Units and Coupling Model Research in Continental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朱红涛[1] 徐长贵[2] 朱筱敏[3] 曾洪流[4] 姜在兴[5] 刘可禹[6]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452 [3]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4]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美国奥斯丁78712 [5]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6]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

出  处:《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57208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No.2016ZX05024-003-007)

年  份:2017

卷  号:42

期  号:11

起止页码:1851-18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EI、IC、PA、PROQUEST、SCOPUS、WOS、核心刊

摘  要:源-汇系统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地球科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重要课题.陆相盆地作为源-汇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相对于洋陆边缘源-汇系统,其源-汇系统要素多样、过程复杂、沉积体系多变,耦合模型预测难度大,且尚处于起步阶段.陆相盆地源-汇系统研究主要集中于驱动机制及地球动力学过程、深时古气候、沉积盆地古物源区演化恢复与古水系重建、源-汇系统要素分析及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单因素分析与耦合模式探讨.基于钻井、岩心、分析化验数据的多方法物源示踪分析与三维地震数据的地震地貌学或地震沉积学分析,为地下陆相盆地古源区恢复、古水系重建及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貌和沉积过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关注不同母岩区源-汇系统差异,开展现代考察与古代源-汇相结合,并尝试定量化源-汇系统耦合-过程研究,最终形成工业化标准与规范是陆相盆地源-汇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源-汇系统  要素分析  耦合模式  不同母岩类型  沉积学 陆相盆地 石油地质.  

分 类 号:P61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