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冠心病现代中医证候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Clinical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yndrome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ese Medic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毕颖斐[1] 王贤良[1] 赵志强[1] 侯雅竹[1] 王帅[1] 赵国元[1] 毛静远[1] 张伯礼[1,2]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  处:《中医杂志》

基  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2136);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6R54);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5ZXLCSY00020)

年  份:2017

卷  号:58

期  号:23

起止页码:2013-20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_E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40家三级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院的812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临床横断面调查建立冠心病中医诊疗信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冠心病中医证候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本虚以气虚(67.17%)为主,标实以血瘀(77.89%)、痰浊(43.97%)为主,同时可兼见阴虚(28.97%)、气滞(19.60%)、阳虚(17.39%)等证候要素;其中气虚、血瘀、痰浊之间关联度最强;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15.06%)、气虚痰瘀(10.95%)、气阴两虚血瘀(9.28%)、痰瘀互结(8.75%)最为多见;男性与女性的证候要素常见度排序基本一致,男性较女性更多见血瘀(78.81%/76.19%)、痰浊(46.79%/39.00%)、热蕴(9.70%/8.27%),女性则较男性多见气虚(74.74%/67.01%)、阴虚(32.21%/27.08%)、阳虚(18.45%/16.73%)、血虚(12.15%/8.01%);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证候要素常见度分析,随着年龄增长(<45岁、45~60岁、61~75岁、>75岁),气虚(54.75%/60.38%/69.52%/73.88%)、血虚(5.57%/8.63%/9.40%/11.86%)、阴虚(23.93%/29.27%/28.69%/30.08%)、阳虚(12.13%/15.01%/17.33%/21.93%)以及水饮证(6.23%/7.21%/9.53%/13.24%)比例呈明显增长趋势。结论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候以气虚为本、血瘀或兼痰浊为标多见。

关 键 词:冠心病 证候特征 流行病学调查 阳微阴弦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