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正常血压者血压变异性与血压节律的相关性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circadiam rhythm in normotensiv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福建福州350009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
年 份:2017
卷 号:25
期 号:10
起止页码:950-9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正常血压者血压变异性特点及其与血压昼夜节律、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体检中心)检查动态血压的正常血压者1024人。收集动态血压相关数据,分析24h血压标准差(24hBPSD)、白天血压标准差(dBPSD)、夜间血压标准差(nBPSD)、24h血压加权标准差(24hBPWSD)。采用血压标准差、变异系数来表示血压变异性,采用公式[(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按年龄分为<40、40~<50、50~<60、≥60岁。结果正常血压人群反杓型、非杓型、杓型和超杓型的比例分别为6.0%、47.0%、43.6%、3.4%。正常血压人群24 h收缩压标准差为(12.8±3.4)mm Hg;24 h舒张压标准差为(9.1±2.2)mm Hg;24h收缩压变异系数为0.11±0.03;24h舒张压变异系数0.13±0.03。反杓型、非杓型、杓型、超杓型组24hBPSD、dBPSD、24hBPWSD逐渐增加,除反杓型与非杓型组外,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4组nBP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h、白天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而舒张压标准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较女性血压变异性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血压人群杓型和超杓型血压变异性高于非杓型或反杓型。随着年龄增大,收缩压变异性逐渐增大,而与性别无明显相关。
关 键 词:正常血压人群 动态血压 血压变异性 血压节律
分 类 号:R54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