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秸秆还田量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Straw Incorporation Rates on Crops Yields and Soil Fertility in the Paddy-Upland Rotation Syste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白建忠[1] 陈泽[1] 丁永锋[1] 张珞[1] 赵营[2]

机构地区:[1]青铜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青铜峡751600 [2]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

出  处:《土壤通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319);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专项资金;宁夏农林科学院"十三五"重点科技课题(NKYZ-16-0904)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48

期  号:5

起止页码:1185-119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13~2015年在宁夏灌区春玉米-水稻-春玉米轮作体系下,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0(S0)、2.25(S1)、3.75(S2)、5.25(S3)和6.75 t hm-2(S4)5个秸秆还田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对前两年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持续还田3年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S3处理最佳。秸秆还田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其随着还田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秸秆还田量对2014年水稻种植前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它不同时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对年际间土壤有机质提升并不呈叠加效应,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同步增加,通常在S2或S3处理下最高。水稻季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C/N比调节。各季作物产量与秸秆还田量都服从二次曲线关系(R2=0.602~0.880)。因此,在宁夏灌区年际间水旱轮作体系中,合理的秸秆还田量应控制在3.75~5.25 t hm-2之间,以达到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的双重目标。

关 键 词:宁夏灌区 秸秆还田量  水旱轮作 春玉米 水稻 产量  土壤肥力

分 类 号:S158.2] S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