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视觉修辞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17ZDA290)
年 份:2017
卷 号:46
期 号:6
起止页码:140-1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隐喻发生的基本原理是转义生成。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隐喻和转喻对应的符号结构分别是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和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电影符号学者麦茨立足于拉康的精神分析传统,认为电影语言中隐喻和转喻的无意识工作原理分别是"凝缩"和"移置"。前者为了捕捉"真理的微光"而在隐喻轴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后者则在转喻轴上形成了"想象的能指"(imaginary signifier)。在视觉修辞的意义机制中,视觉隐喻依赖于视觉元素所构成的转喻结构,而且在图像文本的聚合轴上实现了隐喻意义的生产。我们可以根据本体与喻体的"在场"方式差异,将视觉隐喻的工作原理区分为构成性视觉隐喻和概念性视觉隐喻。
关 键 词:视觉修辞 视觉隐喻 转义生成 精神分析 构成性视觉隐喻 概念性视觉隐喻
分 类 号:H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