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温度链浮标获取南极普里兹湾积雪和固定冰厚度的研究
Snow and land-fast sea ice thickness derived from thermistor chain buoy in the Prydz Bay,Antarctic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灾害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3]芬兰气象研究所,芬兰赫尔辛基00101 [4]海军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山东青岛266003 [5]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10087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218;41428603;41376005);国家外专局出国培训项目(2016-51688);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01-01)
年 份:2017
卷 号:39
期 号:11
起止页码:115-1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极地积雪和海冰厚度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船舶在冰区航行需要掌握的主要参数。2014和2015年在南极普里兹湾中山站附近布放了一种新式的温度链浮标,该浮标每天进行4次常规温度观测和1次加热升温观测,用于实时获取积雪和海冰剖面温度及厚度数据的研究。通过分析剖面温度曲线和升温曲线反映出的大气、积雪、海冰和海水4种介质的热传导特性差异,可利用人工识别的方法(人工经验法)获得大气/积雪、积雪/海冰和海冰/海水界面的位置。根据统计不同介质在升温响应和垂直温度梯度等方面的特性,找到合理阈值,可通过编写程序自动判断各界面的位置(自动程序法)。本文利用这两种方法来判断不同物质界面位置从而计算得到积雪和海冰厚度。与现场人工观测的海冰厚度相比,人工经验法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2.1cm和6.4cm(2014年)以及4.3cm和6.5cm(2015年),自动程序法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6.8cm和6.4cm(2014年)以及4.5cm和6.6cm(2015年);对于积雪,人工经验法与现场人工观测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5cm和8.5cm,而自动程序法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偏差分别为4.7cm和10.8cm。自动程序法误差较人工经验法偏大,但考虑到整体冰厚和现场观测的误差,两种方法的结果均是可信的,精度是可以接受的。利用新式的温度链浮标实时获取南极普里兹湾积雪和海冰厚度是可行的。
关 键 词:海冰质量浮标 积雪 海冰 温度 厚度 南极 普里兹湾
分 类 号:P412.3[大气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