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福建政和东际金-银矿床的热液蚀变特征及其勘探指示意义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Exploration at the Dongji Gold-Silver Deposit in Zhenghe,Fuji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卢燕[1,2] 周延[3] 张红亮[2] 杨凯[2] 陈世忠[3] 隰弯弯[3] 修连存[3] 邢光福[3]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2]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384 [3]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210016

出  处:《地质与勘探》

基  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武夷山成矿带龙泉-上杭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DD20160037);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岩心光谱扫描仪研发与产业化>(编号:2012YQ050250)联合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53

期  号:6

起止页码:1039-105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福建东际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东坑火山岩盆地西缘的流纹质凝灰岩中,矿区及周边火山-沉积岩系遭受了广泛且强度不等的热液蚀变。本文工作采用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在东际矿区三个勘探剖面上对钻孔岩心进行系统性高密度采样分析,结果显示蚀变矿物组合及分带的大框架样式主要受原岩成分控制,具体表现为绢云母化趋向于发育于流纹质火山岩中,而绿泥石化则富集在安山质和英安质火山岩中。在更小的矿区局部空间范围内或单一岩性中,热液作用的物化条件作为次级控制因素决定着特定蚀变矿物的成分变化和蚀变类型的强度差异。从层状硅酸盐组合考虑,东际矿区热液蚀变以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为最主要类型,而缺失发育良好的蒙脱石带,金-银矿化赋存在以伊利石为主的绢云母化带中,表明成矿环境属于低硫到中硫之间的浅成热液系统。含矿火山岩的热液蚀变组合和强度变化,以及金-银矿化的似层状特点,均指示成矿时流体是沿着南园组凝灰岩层内侧向流动,而蚀变分带细节显示在凝灰岩层中存在着二至三条流体主通道,金-银矿化则赋存在主通道中。流体主通道的热液蚀变标志是富铝绢云母,其与主通道之外的相对贫铝绢云母在红外光谱特征上反差明显。因此,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圈定整体热液蚀变系统的空间构型、解译成矿环境的物化条件及变化、并确定绢云母的铝含量变化用以判断成矿流体主通道位置,可以有效地缩小勘探目标和提高找矿工作的预测性。

关 键 词:东坑火山盆地  东际金-银矿床  热液蚀变 流体通道  红外光谱 福建  

分 类 号:P618.5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