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砂岩差异致密化成因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区上古生界二叠系为例 ( EI收录)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ial sandstone densification modes and its impact on reservoir quality:A case study of Upper Paleozoic Permian in eastern part of Sulige gas field,Ordos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 [2]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3]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处,重庆401331 [4]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苏里格气田项目经理部,内蒙古鄂尔多斯0173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4006;51674211)
年 份:2017
卷 号:46
期 号:6
起止页码:1282-13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精细、客观地揭示砂岩致密化进程差异性,明确有利储层发育模式,以苏里格气田东区上古生界二叠系致密砂岩为例,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显微观察、孔渗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及高压压汞测试等手段,将砂岩与泥岩作为完整的成岩体系,综合分析了砂岩成岩作用间相互影响及演化路径多样性,认为差异致密化是储层质量"因层而异"、"因砂体而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成岩演化路径将砂岩划分为8种致密化模式,早期强压实与中成岩期自生胶结物强发育形成的致密化模式砂岩具有低孔(<5%),低渗(<0.1mD),高排驱压力(>0.68 MPa)的特征,这些致密化模式共同促进了一系列独立、封闭的微成岩系统的形成.绿泥石强胶结模式通过早期孔隙流体超压与绿泥石协同保存原生孔隙,具有最高的孔隙度,一般为8.06%~11.68%,平均9.95%.绿泥石胶结+溶蚀+弱胶结模式通过溶蚀形成有效连通次生孔隙促进储层发育,孔隙度平均值7.1%,渗透性条件最好,渗透率一般为0.03~0.48mD,平均为0.12mD.这两种有利储层发育模式主要形成于厚层辫状河河床滞留、心滩砂体中—下部,中—厚层曲流河河床滞留中部、边滩砂体中部.
关 键 词:致密砂岩 成岩序列 差异致密化 上古生界 苏里格气田东区 鄂尔多斯盆地
分 类 号:TE1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