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干热岩压裂开发技术现状及展望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n Hydraulic Fracturing Development Technique of Hot Dry Roc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罗天雨[1] 刘全稳[1] 刘元爽[1]

Luo Tianyu;Liu Quanwen;Liu Yuanshuang(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Guangdong 52500)

机构地区:[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出  处:《中外能源》

基  金:2017年广东省"扬帆计划"项目"干热岩高效开发井网设计及改造技术研究"(编号:917003)的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22

期  号:10

起止页码:23-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CSA、CSA-PROQEUST、IC、PA、RCCSE、普通刊

摘  要:干热岩的应用原理是在地层中不渗透的干热岩体内形成热交换系统,取出热水进行发电或取暖等。我国高温岩体干热岩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地壳深层岩体温度高。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面有相当大的进展,而我国在其开发利用方面处于探索阶段。干热岩开发经常采用一注一采系统,也有一注三采、二注一采系统。一注一采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大都经过了后期的调整,即重新钻一口新井,钻入老井压裂形成的裂隙系统中。一般而言,地应力状态决定裂缝形态是水平裂缝还是垂直裂缝,继而决定了采用一注一采或其他井网形式。注入井与生产井都需要适当规模的压裂,在地层中制造出一定规模的裂缝,造成井与井之间裂缝的连通。天然裂缝在裂缝延展方面具有控制作用,微震监测技术在判断压裂激发方面具备关键作用。干热岩开发的独特机理包括造缝机理、注采井裂缝连通性要求、井与井之间的距离、布井先后顺序等。目前,干热岩开发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解决。

关 键 词:干热岩 注采系统 压裂 天然裂缝  微震监测 连通  

分 类 号:TM6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