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手法整复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    

Comparison of Early Clinical Effects of Manipulation External Fixa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B Ankle Fractur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建刚[1] 张传开[1]

CAO Jian-gang;ZHANG Chuan-kai(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97th Hospital of PLA, Xuzhou 221000, Jiangsu, 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骨科,徐州221000

出  处:《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年  份:2017

卷  号:21

期  号:4

起止页码:296-3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早期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诊的68例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进行手法整复外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的肿胀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活动评分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在B1型和B2型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中的治疗优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B3型踝关节骨折中,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92.3%,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治疗后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试验组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两组患者各骨折分组类型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复位方法对B1型和B2型踝关节骨折分型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各项分值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3型踝关节骨折中,对照组患者的AOFAS评分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外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1型和B2型的踝关节骨折方面在术后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手术内固定术在治疗B3型的踝关节骨折中更加有效,术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获益。

关 键 词:骨折 闭合性 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外  骨折固定术,内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