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社会运动的理论解读与香港社会运动的历史演变    

A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Social Movement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Movement in Hong Ko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祖云[1,2,3] 林景[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暨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 [2]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社会研究中心 [3]中山大学城市住房研究中心

出  处:《学术研究》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港澳与内地社会整合与包容发展研究”;国家高端智库项目“2017年港澳社会发展年度报告”的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7

期  号:11

起止页码:46-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社会运动的性质可分为秩序性和非秩序性,社会运动的起因可分为结构性因素和非结构性因素,社会运动的主体可分为单一性来源和多样性来源,社会运动诉求的实现方式可分为制度改变型和政策改变型。香港社会运动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与港英政府1980年前后实施不同的管治模式相适应,香港社会运动在回归之前经历了非秩序性阶段和一定程度秩序性阶段;以2012年社会运动开始出现"泛政治化"为标志,香港社会运动在回归之后经历了此前的常态社会运动阶段和此后的非常态社会运动阶段。全面准确地贯彻实行"一国两制",是香港社会运动回归常态的基本前提,也是香港继续保持经济繁荣并有序推进政治民主的基本前提。

关 键 词:社会运动理论  解读  香港社会运动  历史演变

分 类 号:C911[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