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富有机质页岩中烃类动态运移对页岩气富集成藏的制约——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为例    

Constraints of hydrocarbon migration in Longmaxi shale in Sichuan Basin on shale gas accumul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佳[1,2] 谭先锋[2] 田景春[1] 罗超[3] 冉天[2] 陈青[2] 李霞[2] 曾春林[4]

Wang Jia;Tan Xianleng;Tian Jingchun;Luo Chao;Ran Tian;Chen Qing;Li Xia;Zeng Chunlin(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China;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China;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Chengdu, Sichuan 610051,China;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ongqing 400042,China)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 [2]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重庆401331 [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51 [4]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

出  处:《石油实验地质》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402118;41202043);重庆市教委科学研究技术项目(KJ1601340)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755-76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GEOBASE、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页岩气作为一种典型的连续性油气藏,其形成和富集均发生在页岩中,因此页岩中天然气的形成、运移、聚集等过程是页岩气有效富集成藏的关键。以钻井及露头剖面为基础,采用有机地球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相结合,发现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具有优异的地球化学参数和储层微观特征。以PY1井埋藏史为例,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史及龙马溪组页岩中有机质热演化史特征,通过与Barnett页岩对比发现,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埋深相对较深,且后期构造运动导致其保存条件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状态,不利于页岩中游离气的赋存;同时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类型以Ⅰ或Ⅱ型干酪根为主,页岩在前期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主要以石油的形式大范围排出页岩,仅晚期形成的过成熟气和滞留的油裂解气未脱离页岩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页岩气的有效富集成藏。

关 键 词:有机质 生烃演化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分 类 号:TE13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