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耦合蚁群算法和SCS-CN水文模型的城市不透水面空间格局优化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Imperviousnes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SCS-CN Hydrological Model and the Ant Colony Algorithm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梁志承[1] 赵耀龙[1] 付迎春[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省智慧国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631

出  处:《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基  金: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民生科技项目(15610002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10103013)

年  份:2017

卷  号:19

期  号:10

起止页码:1315-13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城市暴雨内涝频繁发生,已经发展成为一类严重的"城市病"。城市不透水面密度及其空间格局是形成暴雨内涝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一种耦合蚁群算法和SCS-CN水文模型优化不透水面空间格局的方法,从而实现通过增加地面雨水渗透量达到减缓城市内涝发生的目的。首先应用Williams公式计算基于坡度修正的CN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地表径流量;然后设定径流系数最小化目标,耦合水文模型和蚁群算法对径流小区尺度的不透水面空间格局进行优化配置;最后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对不透水面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面对1年、5年、10年、20年、50年以及100年一遇重现期的1 h持续降雨事件,研究区优化后的不透水面空间格局可以分别减少径流系数21.19%、19.58%、19.38%、18.93%、18.41%和17.25%,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暴雨内涝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暴雨内涝防治的城市更新优化措施建议:(1)通过增加草地、花园、树木等植被绿化减少高不透水面类型的面积,并划分成更多中高不透水面类型的斑块;(2)集聚低、中低等不透水面类型,从而加大连通性,形成更多的中高不透水面类型;(3)增加每个径流小区内斑块数量,增大斑块密度,减少其蔓延度和聚集度。

关 键 词:暴雨内涝  水文模型 蚁群算法 不透水面空间格局  优化  

分 类 号:TU99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