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进及跃迁机制    

Research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its transition mechanism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桂梅[1] 赵桂芹[2] 陈丽珍[1] 孙华平[1]

机构地区:[1]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2]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贸易限制措施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冲击效应及其演化机理与防范研究"(批准号:15YJA790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全球价值链知识溢出的中国区域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路径研究"(批准号:7177407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与引导策略研究"(批准号:KYZZ_0293)

年  份:2017

卷  号:27

期  号:10

起止页码:84-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CSSCI、CSSCI2017_2018、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以及环境治理的复杂状况,对中国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的动态监测与预警治理的研究是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的关键。文章测算1997—2015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方法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空间相关性、集聚特征及其时空跃迁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借助分位数回归与时空跃迁嵌套模型,揭示在时间和空间推移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时空跃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30个省区的碳排放强度在时空分布上并不是完全随机状态,各个省区碳排放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特征,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会受到其相临近省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省域间的碳排放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时空演进特征。(2)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趋势增强,具有高度的凝固性和较低的流动性,10个高碳排放强度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稳定性将成为制约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重点省区,相关省区的跃迁性将成为驱动中国碳排放强度整体跃迁的关键省区。(3)各省区的碳排放强度空间集聚过程中存在时空跃迁的驱动模式和制约模式,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的驱动机制,不同响应阶段的驱动因素的分位数与碳排放强度时空跃迁类型之间具有很强的嵌套性。(4)根据各省区碳排放强度时空演进及其跃迁机制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加强对关键省区碳排放强度的有效监测与治理,加大碳排放的约束力度等差异化的碳减排调控措施。

关 键 词:碳排放强度 时空格局演进  探索性时空分析  驱动因素  跃迁机制  

分 类 号:X32] F06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