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施氮水平对南方甜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yields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ies of sweet corn in sou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磊[1,2] 李余良[1,2] 李武[1,2] 俞婷[3] 李高科[1,2] 李春艳[2,1] 胡建广[1,2]

机构地区:[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州510640 [2]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广州510640

出  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基  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项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20160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B070706012;2015A020208006;2015B020202006;2016B020233004;2017B020203003);2015年中央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资金项目;鲜食玉米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创新发展联盟建设(粤农计[2016]35号)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23

期  号:5

起止页码:1215-122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和2016年,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N(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7个施氮量处理进行连续2年的大田试验。在拔节期(8片展开叶)、大喇叭口期(12片展开叶)、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氮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氮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氮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叶片、茎鞘氮素积累的影响。【结果】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植株总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0~450 kg/hm^2)的增加,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保持上下小幅波动的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先增加后下降;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持续下降。在施氮量为N 250 kg/hm^2时,粤甜16的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达到或接近最高,两年平均值分别为17544 kg/hm^2和145.6 kg/hm^2;而氮肥农学效率达到最高值,两年平均值为48.4 kg/kg;氮素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两年平均值分别为28.5%、70.2 kg/kg,处于中间水平;鲜穗产量、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达到最大。施N 250 kg/hm^2提高了茎鞘、叶片的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同化量,氮素茎鞘转运、叶片转运和氮素花后同化对鲜穗的贡献率两年平均值分别为48.8%、10.2%、41.0%。甜玉米整株氮素积累随生育进程持续增加,乳熟期最高,日均最高积累速率在8展叶至12展叶期;叶片和茎鞘的氮素积累进程呈单峰曲线,在雄穗开花期达到峰值,日均最快积累速率分别在8展叶至12展叶、12展叶至雄穗开花期。施氮能提高各器官在各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量�

关 键 词:甜玉米 氮肥水平 产量  氮素利用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