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青藏高原小柴旦盐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Xiaochaidan Salt Lak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静[1,2] 张欣[1] 沈国平[1] 封希媛[3] 龙启福[1] 朱德锐[1]

LIU Jing ZHANG Xin SHEN Guo-ping FENG Xi-yuan LONG Qi-fu ZHU De-rui(Research Center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Medical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P. R. China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P. R. China Qinghai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P. R. China)

机构地区:[1]青海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中心,西宁810016 [2]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100022 [3]青海民族大学,西宁810016

出  处:《水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560039);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3Z725;No.2015ZJ929Q)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55-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通过探究小柴旦盐湖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为盐湖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小柴旦盐湖细菌和古菌的16S rRNA基因(V3~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细菌和古菌的物种注释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数目分别为870和410,其中分类地位明确的细菌有18门、24纲、135属,古菌2门、4纲、22属。细菌优势类群依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34.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2.9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8.01%)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8.46%);优势种群依次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21.53%)、Chloroplast-norank(6.65%)和海杆菌属(Marinobacter,4.05%)。古菌的优势类群和优势种群主要是未确定分类地位的沃斯古菌门(Woesearchaeota DHVEG-6,80.84%),相关的系统分类学尚需深入研究。小柴旦盐湖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复杂、类群丰富,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4.77±0.45)显著高于古菌(2.79±0.45),且存在大量的新种资源。

关 键 词:小柴旦盐湖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种群结构 聚类分析

分 类 号:Q145[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