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Sr掺杂对La_(1-x)Sr_xMnO_3/LaAlO_3/SrTiO_3界面电子结构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 of Sr doping on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a_(1-x)Sr_xMnO_3/LaAlO_3/SrTiO_3 heterointerfa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阮璐风[1] 王磊[1] 孙得彦[1]

Ruan Lu-Feng Wang Lei Sun De-Yan(Department of Physics, School of Physics and Materi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Received 27 April 2017, revised manuscript received 10 June 2017)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学系,上海200241

出  处:《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17407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12CB921401)资助的课题~~

年  份:2017

卷  号:66

期  号:18

起止页码:210-2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IE、SCOPUS、WO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La_(1-x)Sr_xMnO_3层中Sr的掺杂方式和掺杂量对4La_(1-x)Sr_xMnO_3/3LaAlO_3/4SrTiO_3(LSMO/LAO/STO)异质结构原子和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Sr掺杂量,掺杂方式的差异对体系电子结构的影响微弱,不会导致体系发生金属-绝缘体转变;掺杂量的不同对体系电子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当Sr的掺杂量较少时,LAO/STO界面处存在着准二维电子气,当Sr的掺杂量高于1/3时,LAO/STO界面处准二维电子气消失.我们相信,Sr的引入以及通过Sr掺杂量的改变可以对LSMO覆盖层极化进行调控,这也是导致体系LAO/STO界面处金属-绝缘体转变的可能原因,进一步为极化灾变机制导致的界面处电子重构提供了证据.

关 键 词:第一性原理计算 氧化物异质结构  掺杂  准二维电子气  

分 类 号:O46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