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靶器官的补骨脂肝毒性成分探讨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玥[1,2,3] 毕亚男[1] 袁晓美[1] 朱桃桃[1] 王安红[1] 周昆[1,2,3]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3 [3]天津市中药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3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

基  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No.2011ZX09201-201-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02991;No.81673826)

年  份:2017

卷  号:28

期  号:8

起止页码:1844-18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_E2017_2018、JST、RCCSE、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和比较补骨脂的三个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肝毒性。方法在体外培养的Hep G2细胞观察三个成分的细胞毒性;小鼠分别灌胃给予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4周,剂量均为80 mg/kg,在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剖取肝脏称重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大鼠灌胃给予补骨脂生药3 g/kg,检测单次灌胃后24 h及连续灌胃12周末次给药后24 h的大鼠血和肝脏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含量。结果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大于400μmol/L,补骨脂酚的IC50为41.3μmol/L。小鼠连续腹腔注射80 mg/kg三个受试药,补骨脂素组小鼠ALP显著降低;异补骨脂素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显著升高,而ALP显著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补骨脂素组小鼠肝脏内可见散在局灶性坏死;异补骨脂素组部分小鼠肝脏有肝细胞变性;补骨脂酚组小鼠肝脏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大鼠灌胃给予补骨脂生药,单次灌胃24 h后,血清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平均药物浓度远高于补骨脂酚,肝脏中三个成分含量尽管有差异,但补骨脂酚含量并不低;连续灌胃12周,大鼠血清中三个成分浓度差异有所减小,肝脏中补骨脂酚浓度较低。结论根据靶器官药物浓度加权后的体外筛选结果及体内研究结果得出,补骨脂酚毒性相对较低,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在补骨脂药材所致的肝损害中贡献较大。

关 键 词:补骨脂 肝毒性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补骨脂酚 靶器官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