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乙炔桥键四环异硫氰酸酯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four-ring isothiocyanate liquid crystals with ethynyl brid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娟利[1,2] 彭增辉[2] 李建[1] 安忠维[1,3] 张璐[1]

机构地区:[1]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光电材料事业部,陕西西安710065 [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 [3]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出  处:《液晶与显示》

基  金:国防基础科研项目(No.B0520132007;No.B1120132028);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16GY-212);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Y6133FQ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378075)~~

年  份:2017

卷  号:32

期  号:9

起止页码:692-7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BSCO、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研究液晶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本文以含乙炔桥键的四环异硫氰酸酯化合物为研究对象,芳基硼酸和3-氟-4-溴碘苯为起始原料,经6步反应合成了12种目标化合物,LC纯度大于99%,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DSC和POM对目标化合物的介晶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外推法对其双折射率和介电各向异性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300℃以上高清亮点、150℃以上向列相温度区间、0.40~0.51的双折射率以及大于17的介电各向异性值。对于同一系列化合物,随着末端烷基链的增长,化合物熔点降低,但呈现近晶相的趋势增加。在Y、Z位引入侧向氟取代基,熔点和清亮点均降低;X位再引入侧向氟取代基,熔点上升、清亮点下降。用环己烷替代左边第一个苯环,化合物熔点降低、向列相温度区间变宽。引入侧向氟取代基使双折射率下降0.008~0.036。目标化合物有利于提高混合液晶配方的双折射率、清亮点和降低阈值电压。

关 键 词:液晶 乙炔 异硫氰酸酯 介晶性 双折射率

分 类 号:O7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