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与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相关性  ( EI收录)  

Correlations Between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振灵[1] 丁彦礼[1] 白少元[1,2] 李雪芬[1,2] 游少鸿[1,2] 解庆林[1,2]

机构地区:[1]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桂林541004 [2]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4116;51638006;51408147);广西科技三项(桂科合1599005-2-2);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9

起止页码:3713-37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查明造成不同基质结构人工湿地净化性能差异的微生物因素,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结构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对比人工湿地系统中,从床体表层到底层渗透系数逐渐升高的六层结构人工湿地(CW6)净化性能最高,其出水中COD、TN、NO-3-N及NH_4^+-N平均浓度分别为39、11、0.35及4 mg·L^(-1),其后为三层结构人工湿地(CW3),而单层结构人工湿地(CW1)的净化效果最差,平均出水浓度分别为95、21、0.60及12 mg·L^(-1).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多层结构人工湿地中微生物OTUs略低于单层结构湿地,但其优势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其属水平上的硝化与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却显著高于单层湿地.PCA和丰度热图分析结果显示,CW3和CW6床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属水平上的微生物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从而有利于污染物的分区降解,而CW1各样点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性差异.

关 键 词:人工湿地 基质结构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 主成分分析

分 类 号:X1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