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际经验和中国模式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and China Practice of Social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斌[1] 陈曼莉[2]

机构地区:[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北京100029 [2]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65

出  处:《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留学归国人员择优资助科技项目

年  份:2017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1-2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A、CSA-PROQEUST、CSSCI、CSSCI_E2017_2018、IC、NSSD、RWSKHX、普通刊

摘  要:当前,探索稳定、可行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我国亟待完成的任务。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是新生制度,亟待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经验。首先综述国际上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理论和实践中的模式,发现虽然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按筹资来源可分为财政支持、社会保险、私营保险和依托医疗保障计划筹资四种,但大多国家实行混合制度;继而总结了国际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随后,选取德国、荷兰、日本、韩国四个国家作为典型案例,对四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制定背景和政策细节(保险人、被保险人、缴费机制、财务结构、给付对象、护理等级分类、等级评定机构和流程、待遇给付方式和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按照同样逻辑,比较研究国内先行自发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青岛、上海、长春和南通四个城市的制度政策细节。最后,认为我国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践中应考虑如下问题:应该建立面向全民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应依附于基本医疗保险,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承担长期护理保险经办业务;大部分地区短期内应建立职工和城乡居民不同的筹资和待遇体系;待遇确定机构应为多方面利益代表联合组成的委员会,适宜采取经办机构派员入户评估、医生审查、委员会复核的三段式方式;待遇供给方面,短期内应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而考虑失能人群、再考虑失智人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全覆盖;待遇内容设计的原则应该是强调保基本、鼓励家庭履行照护义务、鼓励社区护理服务、强调前期预防保健和康复。

关 键 词:长期护理保险 社会保险 私营保险  个人缴费 城乡居民 国际经验  中国模式

分 类 号:C979] F840.6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