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济宁市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nvironment on aggressive behavio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of Jin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霞[1] 张跃兵[2] 张国华[3] 王敏[4] 翟景花[1] 任一赛[1]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宁272067 [2]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3]济宁市北湖中学 [4]济宁市第一中学

出  处:《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基  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WS0419);济宁市科技计划(医药卫生项目)(2014jnyf03)

年  份:2017

卷  号:18

期  号:8

起止页码:572-57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CSA、CSCD、CSCD_E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济宁市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分析影响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方法 2016年4~5月,在济宁市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运用攻击性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1 485人农村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攻击性行为总分(91.52±20.39)分,高于女生(88.95±19.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P=0.013)。独生子女攻击性行为总分(92.26±19.20)分,高于非独生子女(89.39±20.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9,P=0.015)。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学生攻击性行为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518、8.839,P=0.000、0.000)。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各维度得分均与矛盾性呈正相关关系(r=0.112~0.298),身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和敌意与亲密度、道德观和组织性呈负相关关系(r=-0.285^-0.023)。高年级、家庭不完整、矛盾性、控制性对攻击性行为有正向预测,道德观、组织性、知识性对其有负性预测作用。结论农村初中生攻击性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关,可通过改善家庭环境避免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关 键 词:青少年 初中生 攻击性行为 家庭环境

分 类 号:G444[心理学类] G7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