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社区建设历程中居民主体性变迁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Residents' Subjectivity in the Course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2]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基 金: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地方治理现代化及国际比较研究”(CCNU14Z02008);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社区社会要素参与社区治理的体制和机制研究”(CCNU16A06032)
年 份:2017
期 号:4
起止页码:96-10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7_2018、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社区是居民的,这意味着要充分彰显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本文从社区居民主体性视角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建设的历程,将我国的社区建设历程划分为政府包办型服务、给予型服务和增能型服务三个阶段,并从这三个阶段的表现和特点中进行居民主体性分析,研究发现社区建设历程、社区居民主体性与我国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具体而言,以经济体制为主的改革将社区建设历程从政府包办型服务阶段引向给予型服务阶段,政府不再包办一切,社区组织主体性逐渐生成,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开始萌芽;社会体制的改革将社区建设历程从给予型服务阶段引向增能型服务阶段,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得到重视并不断增强,这时社区建设的主体性已经变为以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主体性为基础的多元复合主体性。
关 键 词:社区建设 社区居民 主体性 体制改革
分 类 号:C916[经济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