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胚胎发育形态学及组织切片观察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Embryo of American Shad(Alosa sapidissim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2]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266003 [3]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226600 [4]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南通226600
基 金:青岛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Q5120161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015005);江苏省国家长江珍稀鱼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点(BM2013012)共同资助~~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5
起止页码:9-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DOAJ、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显微镜及连续切片技术,研究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在孵化温度为(21.0±0.5)℃的条件下,美洲鲥受精卵经过71 h 15 min大量孵化出膜,其胚胎发育阶段主要分为6个时期。受精卵第1–5次卵裂均为经裂,第6次卵裂(64细胞期),纬裂出现,胚盘被分为外部的包被层和内部的深层细胞两部分。受精6 h 2 min,内外卵黄合胞体层形成。受精7 h 40 min,囊胚腔出现。受精10 h 39 min,胚盘下包30%,胚盾形成;受精14 h 50 min,下包50%,三胚层形成;受精17 h 33 min,下包75%,神经板形成;受精21 h 13 min,下包90%,脑原基、视囊、脊索原基和体节出现;受精24 h 15 min,完全下包,神经胚、听囊、前脑、中脑及后脑出现。受精24 h 55 min,克氏囊形成。受精35 h 44 min,心脏和消化管出现;42 h50 min肾小管形成;47 h 35 min克氏囊消失;60 h 15 min角膜出现。70 h 15 min,仔鱼大量出膜,初孵仔鱼具有一个大而均质的卵黄囊,上面布有明显的色素。美洲鲥胚胎发生发育的特征与大多数报道的硬骨鱼类类似,但在分化发育的时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
关 键 词:美洲鲥 胚胎发育 形态学 组织学
分 类 号:S917[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