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上牙槽后动脉与上颌窦底、牙槽嵴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os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artery and maxillary sinus floor, alveolar ridge by exquisitely disse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倪王成[1] 晏玉洁[2] 魏祯杰[2] 苏贺靖[3] 杨乔怡[2] 倪克民[4] 王启明[5]

机构地区:[1]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口腔视光系,天津300070 [2]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天津300070 [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天津300070 [4]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学系,天津300070 [5]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天津300070

出  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基  金:中华医学会2016年医学教育课题(2016B-RC033)

年  份:2017

卷  号:22

期  号:4

起止页码:280-2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 探讨上牙槽后动脉(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位置关系,为上颌窦底提升术等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2015年6-12月,对10%甲醛溶液固定的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的PSAA进行解剖,观察PSAA的走行特点.分别以上颌窦底、牙槽嵴顶为参照面分为上颌窦底组、牙槽嵴顶组,以上颌第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第一前磨牙为标志点,分别测量PSAA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 PSAA由上颌动脉进入翼腭窝前发出,沿上颌骨体颞下面下行,发出分支与上牙槽后神经伴行进入牙槽孔;继而在上颌体内或上颌窦黏膜外经过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尖上方呈弓形向前上内走行,并发出分支止于上颌磨牙及前磨牙牙槽突颊侧牙根和黏膜.PSAA在上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处与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15.57±0.53) mm、(16.07±0.30) mm、(18.96±0.43) mm、(21.27±0.61) mm,与上颌窦底的平均距离逐渐加大,分别为(6.68±0.26)mm、(7.26±0.34) mm、(8.54±0.45) mm、(9.81±0.43)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SAA在由上颌第二磨牙向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走行过程中,与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均在上颌第二磨牙处最短,与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上颌第一前磨牙的距离逐渐加大,准确测量PSAA在不同标志点与上颌窦底、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为临床口腔外科相关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有助于减少术中PSAA的损伤.

关 键 词:上牙槽后动脉  上颌窦 牙槽嵴  解剖学

分 类 号:R322.41] R783.6[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