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沙漠区风积沙路基水盐迁移规律  ( EI收录)  

Water-salt migration laws of aeolian sand subgrade in desert are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建荣[1] 张宏[2] 张海龙[2] 闫晓辉[2] 李梁[2]

HU Jian-rong ZHANG Hong ZHANG Hai-long YAN Xiao-hui LI Liang(Civil Engineering Design Academy Co., Ltd.,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70, Inner Mongolia, China)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4 [2]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出  处:《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68047);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MS0531);内蒙古交通科技项目(NJ2012-10)

年  份:2017

卷  号:17

期  号:3

起止页码:36-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CD、CSCD2017_2018、EI、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沙漠区风积沙路基土为依托,检测了典型路面病害路段不同深度试样的化学成分,基于土水势原理,分析了路基内盐分与水分的迁移特点;以95%的压实度分层填筑土样,采用自制试验装置测试模型土柱的含水率与导电率,研究了最佳含水率条件下温度梯度对路基内水盐迁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病害路段路基土为细沙,基层与路基土含盐成分均以可溶性硫酸钠与钾盐为主,在-6℃~0℃会形成Na2SO4·10H2O,发生体积膨胀,当遇到外界水分的进入,就会加剧路基土盐胀和路面隆起破坏;路基压实一周后,土样5cm深度处含水率降低了1%~2%,硫酸根含量降低了0.05%~0.06%,在35cm深度处含水率升高了0.5%~0.8%,硫酸根含量降低了0.12%~0.14%,在重力势与压实的双重作用下,均质土体出现快速且明显的水盐分层现象;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土样25cm深度范围内温差为20℃~30℃,超过25cm深度范围,温差约为1℃,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梯度变化量逐渐减小,最终趋于0;风积沙路基内部水盐分布随深度先降低后增加,水盐场随深度分布呈现"对勾"状规律;风积沙路基内部的水盐迁移是由气、液两态混合作用的结果,在高温作用下,路基顶面10cm范围内水气迁移占据了主要的迁移方式,而在10cm以下主要由细沙构成的风积沙内无法形成有效的毛细水上升孔道,水分主要以薄膜水的形式进行迁移,在降温作用下,液态水携带盐分上升,在路基顶面形成盐分积聚现象。

关 键 词:路基工程 风积沙路基 含水率 含盐量 模型试验 水盐迁移  

分 类 号:U416.16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