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常州市大气PM_(2.5)中PAH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 EI收录)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PAHs in Atmospheric PM_(2.5) in Changzhou C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顾爱军[1] 刘佳澍[1] 罗世鹏[1] 毕承路[1] 苏亚兰[1] 叶招莲[1,2] 盖鑫磊[2]

机构地区:[1]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常州213001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出  处:《环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44220);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BY2016030-15);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HK1409);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社会发展)(BE2016657);江苏理工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YY13014)

年  份:2017

卷  号:38

期  号:8

起止页码:3110-311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7_2018、EI、EM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16年1~8月期间,在常州市采集到55个大气细颗粒物PM_(2.5)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中17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冬、春、夏季PAHs的季均浓度分别为140.24、41.42和2.96 ng·m^(-3),冬季污染较严重,且以4~6环中高分子量化合物为主.Ba P日均浓度平均值3.64 ng·m^(-3),超标日占总采样天数的41%.PAHs浓度与气温(相关系数-0.643)和能见度(相关系数-0.466)显著负相关,与大气压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544),而与风速、相对湿度相关性较差.受昼夜温差、大气层结和污染源变化等因素影响,夜间PAHs浓度高于白天.气团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表明,常州PM_(2.5)中PAHs主要受当地排放源和短距离传输的影响,长距离传输影响小(仅占11%).特征比值法分析发现,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利用超额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评估PAHs通过呼吸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成人的ILCR值高于儿童,冬季和春季人群的ILCR值略高于风险阈值,夏季则不明显.

关 键 词:常州  PM(2.5)  PAHS 源解析 致癌风险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