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clinical efficacy and life quality between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early gastric canc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晓[1] 窦利州[1] 薛丽燕[2] 刘勇[1] 贺舜[1] 张月明[1] 柯岩[1] 刘旭东[1] 于新颖[1] 郭春光[3] 赵东兵[3] 田艳涛[3] 王贵齐[1]

机构地区:[1]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北京100021 [2]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21 [3]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北京100021

出  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基  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302800)

年  份:2017

卷  号:34

期  号:8

起止页码:543-5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_E2017_2018、核心刊

摘  要: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生存质量。方法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并接受内镜治疗或外科治疗的4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评价早期胃癌ESD治疗与外科治疗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最终共43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ESD组208例(229个早期胃癌病灶),外科组226例。从短期临床效果来看,ESD组较外科组平均住院时间短[(7.85±3.18)d比(16.68±5.89)d,P〈0.001)]、平均住院费用少[(3782.30±1898.84)元比(9685.60±3643.97)元,P〈0.001)],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0/208)比6.2%(14/226),P〈0.001]。从长期临床效果来看,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1/229)比0.9%(2/226),P=0.622]。累积多原发风险概率对比曲线提示,相同随访时间内ESD组多原发风险高于外科组(P=0.004)。应用COX回归模型控制年龄等其他因素,两组多原发风险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3)。ESD组较外科组自我健康评分以及生存质量各领域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术后短期临床效果ESD组优于外科组。对于长期临床效果,ESD组术后多原发风险高于外科组,但大多数多原发病例可行二次ESD成功治疗。ESD组患者术后自我健康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外科组患者。

关 键 词:对比研究  外科手术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复发 生存质量  

分 类 号:R73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